DB54∕T 0394-2024 桃儿七栽培技术规程(西藏自治区)
ID: |
8A6BB5A52FE54547A7AC7CB0B2715121 |
文件大小(MB): |
0.16 |
页数: |
9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ICS 65.020.40,CCS B 61 54,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DB54/T 0394—2024,桃儿七栽培技术规程,2024-09-15 发布2024-10-15 实施,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54/T 0394—2024,I,目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野外采种.1,4.1 母株.1,4.2 时间.1,4.3 调制.1,4.4 贮藏.1,5 育苗..2,5.1 育苗地选择.2,5.2 整地与作床.2,5.3 播种.2,5.4 苗床管理2,6 栽培..3,6.1 移栽地选择.3,6.2 整地.3,6.3 施肥.3,6.4 土壤消毒3,6.5 时间和方法.3,6.6 田间管理3,7 种子采收及贮藏.4,7.1 果实采摘4,7.2 果实晾晒4,7.3 种子调制4,7.4 种子贮藏4,8 药材采挖与包装储存4,8.1 采挖年限4,8.2 采挖季节4,8.3 采挖后处理.4,8.4 药材包装储存..4,附录A(规范性) 病虫鼠害防治用药及使用6,DB54/T 0394—2024,II,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提出,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北京林业大学、西藏自治区林木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西藏农牧学院、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新建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 CZXZZQ-6 标段经理二分部,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周金星、尤勇刚、格桑曲珍、罗久富、李桂静、王玉婷、韩立鹤、陈跃、包赛,很那、刘峰、李艳、张鹏程、孙艳、陆雅佩、董茜,DB54/T 0394—2024,1,桃儿七栽培技术规程,1 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在西藏林芝地区海拔2500 m~3500 m的范围内开展桃儿七种植的野外采种、育苗、栽,培、种子采集及贮藏和药材采挖等操作规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5048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DB 63/T 787-2009 草地鼠害生物防治技术规程,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SB/T 11182 中药材包装技术规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桃儿七 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系小檗科植物桃儿七,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南高山峡谷区,生长于林缘湿地、灌丛中或草丛中,根及,根茎部分入药,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痛,祛痰止咳等功效,4 野外采种,4.1 母株,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果实饱满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株,4.2 时间,8 月下旬至9 月上旬为最佳,4.3 调制,采集的浆果用水浸泡后揉搓,使果皮肉与种子分离,阴干种子表面水分后过筛净种,要求净度,达到98 %以上,4.4 贮藏,由于采种后贮藏时间较长,为确保良好的生命力,将纯净的种子装入粗布种子袋中,保持温度在4 ℃,左右贮藏,DB54/T 0394—2024,2,5 育苗,5.1 育苗地选择,选取有荫蔽的林间空地,要求土壤肥沃、交通方便、排水良好、土质疏松,5.2 整地与作床,5.2.1 整地,4 月中旬或10 月中下旬进行,翻土10 cm~20 cm,击粹土块,除去较大石砾和杂物,进行平整,5.2.2 施基肥,结合翻土整地进行,施肥量为有机肥1500 kg/667m2~2000 kg/667m2、氮磷钾复合肥15 kg/667m2,其中氮磷钾复合肥中氮、磷、钾的配比以1 : 0.2 : 0.4 左右为宜,5.2.3 作床,采用平床,宽150 cm~200 cm,步道宽30 cm~40 cm。要求床面平整,床沿拍实整齐。作床时充分,考虑采收及田间管理方便,可视林间地形确定床的大小,5.2.4 土壤消毒,播种前10 d~15 d,用1 %的代森锰锌喷洒地面,再用地膜覆盖7 d后,揭开地膜晾晒,待药味散尽,后即可播种,5.3 播种,5.3.1 种子处理,11 月中下旬将纯净种子用0.2 %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5 min~10 min后,清水冲洗干净,再用30 ℃的,温水浸种24 h,然后将种子和湿河沙(含水量300 g/kg左右)按1:3 的比例混合,装入纱袋,纱袋网眼大,小以河沙不漏为宜。在透水良好的地块内挖坑,将装好种子的纱袋埋入土中、填实,覆土20 cm,5.3.2 播种,一般在清明节前后,土壤解冻,日平均气温达到10 ℃并稳定3 d以上时进行播种。采用条播方式,开沟深度1.0 cm,播幅10 cm~l5 cm,行间距15 cm,将处理好的种子均匀播入,每亩播种1 kg~1.5,kg,5.3.3 覆土,覆盖1.0 cm~1.5 cm 细沙或草炭土耙平压实,之后加盖5 cm厚的松针或秸秆遮阴,5.4 苗床管理,5.4.1 水分管理,覆土后及时浇水,浇水时用雾化喷灌管喷淋,土壤含水量达70 %~80 %为宜。播种后25 d~30 d可,破土出苗。生长期视土壤墒情喷洒水。具体灌溉用水要求,参见GB 5048要求,5.4.2 间苗,DB54/T 0394—2024,3,幼苗长至3 cm~5 cm左右,或者具有2 ……
……